2024年全球電子組件行業洞察力:市場增長,技術創新和未來機會
視圖: 9999 作者:網站編輯發佈時間:2025-02-12來源: 地點
查詢
在科學和技術正在迅速發展的時候,電子組件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。根據中國工業研究所的一份報告,近年來,全球電子組件市場的規模一直在擴大。 2024年,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約6268.7億美元,同比增長19%。預計這一增長趨勢將在2025年繼續。作為電子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,市場對電子組件的需求持續增長,為該行業帶來了新的開發機會。

1.全球市場增長趨勢
通過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形成雙重驅動力,全球電子組件市場繼續增長。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(WSTS)的最新數據,全球半導體銷售在2024年將超過6268.7億美元,同比增長19%,在過去十年中創造了創紀錄的高增長率。市場結構提出了三個重要特徵:
AI芯片市場以43.2%的複合增長率領導該行業。 NVIDIA H100和AMD MI300等異質計算體系結構產品已將全球AI服務器運輸量超過200萬台。在新能源行業的驅動下,Power Semiconductor Field的市場規模分別為178億美元和48億美元,而中國BYD Semiconductor和德國的Infineon等公司的生產能力分別達到178億美元和48億美元。
TSMC的3NM工藝收益率超過85%,其每月生產能力增加到120,000瓦夫,使高端邏輯芯片的成本降低了18%。在記憶芯片領域,三星電子在321層3D NAND的質量產生中帶頭,單芯片容量超過2TB。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市場同比增長62%,碳化矽底物的價格下降了37%,而2022年則加速了電動汽車充電樁的滲透。
亞太地區佔全球半導體消費量的62%,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已超過1800萬,使對汽車級芯片的需求激增了89%。在對AI計算能力的需求的推動下,北美市場的數據中心芯片購買量同比同比增長34%。歐洲通過了“ Chips Act ”注入430億歐元,並在德國德累斯頓(Dresden)進行了首個本地12英寸晶圓廠。
根據Gartner的預測,全球電子組件市場將在2025年超過7000億美元,其中包括:
值得注意的是,供應鏈的重建產生了新格式。全球前十名半導體公司的研發投資的平均比例已上升到22.8%,TSMC和英特爾等領先的鑄造廠將其生產能力的20%轉移到了專門的芯片定制服務上。隨著光子芯片和量子組件的工業化的突破,電子組件市場正在迎來技術範式變化的關鍵轉折點。
2.中國的市場表現非常出色
中國市場在全球電子組件行業中佔有重要地位。從2024年1月到124年11月,中國的綜合電路進出口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,出口超過1,455億美元,進口和出口赤字降至1841億美元。該數據表明,中國在電子組件領域的自給自足正在逐漸改善。同時,香港,韓國,台灣和越南等地區已成為中國綜合賽道的主要出口目的地,其中中國的香港作為主要出口運輸站發揮了重要作用。此外,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的出口增長迅速,顯示了中國在亞洲市場中綜合巡迴賽的競爭力。
3.工業技術創新和趨勢
技術創新是電子組件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。在2024年,與AI相關的芯片類別的數量和價格將上升,供應將超過需求,成為市場上增長最快的類別。特別是,由於AI技術的快速發展,NVIDIA等公司的GPU和HBM等產品繼續增長。此外,在汽車和工業領域的模擬芯片,汽車級MCU,MOSFET,IGBT和其他產品的應用也帶來了不同的市場表現。將來,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,電子組件行業將朝著更高的性能,較低的功耗和較小的尺寸發展發展。
4.歸還行業競爭格局
2024年,電子組件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。隨著數據中心和服務器領域的強勁增長,WT微電子技術連續兩個季度超過了季度收入,成為全球電子組件分銷領域的領導者。同時,WPG等公司還創造了創紀錄的紀錄,顯示了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。在全球範圍內,歐美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給分銷商帶來了挑戰,而與AI相關的訂單的增長為該行業帶來了新的機會。
5.Future Outlook
期待2025年,電子組件行業將繼續面臨機遇和挑戰。 AI,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將繼續推動市場需求的增長。同時,全球半導體銷售預計將達到約6600億美元,同比增長約5%。中國在綜合電路領域的進出口量將繼續增長,尤其是東南亞市場的出口將保持強勁的勢頭。此外,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,電子組件行業將朝著更高的性能,較低的功耗和較小的規模發展,從而為該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。
我們將繼續關注行業趨勢,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,並共同努力擁抱更聰明,更綠色的未來。